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《春飲湖上 初晴後雨》一詩中寫道:「水光瀲灩晴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; 欲把西湖比西子,濃妝淡抹總相宜。」其實濃妝或淡抹並非重點,重要的是西施本人,假設本質不佳,那麼過度的修飾只會顯得浮誇,簡約的打扮卻又貌似寒酸,唯其美人,方能濃淡皆宜。人與房子,說到底都是一樣的,這一間位在桃園的老房,雖然屋齡略為陳舊,但屋況良好,以巧手妝點下,結合屋主喜好,將鄉村元素融入空間中,再以素雅及強烈的色彩相互搭配,襯托出舒適且極富品味的風格,整體氣質也由此煥然一新,再現二八佳人的嬌俏面貌。
20年的舊家在經重整後,以通透隔間促進空間採光,一掃過去的陰暗,並替女主人規劃出一間夢想中的鄉村風廚房,但拿掉過於繁複的元素,巧妙融合現代風格的簡潔俐落,再搭配色彩、線條、建材的合宜運用,替一家人打造出全新且豐富的生活場景。
隱藏在簡單表相之下的複雜的心思。正如同一道菜、一幅畫,如何透過精簡的食材及筆觸,將其核心概念給呈現出來,卻又不會造成喧賓奪主的效果,才是最艱困的考驗,空間設計也不例外,若能摒棄繁雜的風格,藉由內斂的線條、素雅的用色、單純的建材,充分展現少即是多的哲學,讓居家美學與個人需求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,才可看出設計師的真功夫。
採用開放式規劃,另外搭配玻璃隔間,形塑穿透視線之餘,也創造實用個人領域,充分滿足屋主需求。空間色系的選擇以灰、白、木色為主,成功將視覺干擾降到最低,再點綴以造型家具,在簡約中凸顯設計層次,緩步帶出優雅慢活姿態。整體格局中大量使用木料,再搭配清水模,結合北歐與日本裝修特色,讓住家在沉穩中又深具禪意。
希望擁有開闊的格局,同時保有個人隱私,期待透過動線的規劃,達成兩種截然不同的目標。不想要空間呈現過多花俏的設計,但依舊能夠享有溫馨舒適的生活氣息。
除了明亮時尚的北歐風格之外,也相當熱愛日式簡約質樸的人文品味,因此在設計溝通的過程中便清楚表明想針對住家增添更多和風元素。
玄關入口地坪鋪設進口六角磚,細膩的藍白相間圖案鋪陳活潑生動氣質,一旁的白色鞋櫃底部懸空,製造漂浮視效,玄關彷彿也輕盈了起來。
餐廳為開放式設計,實木桌面與黑鐵桌腳的組合,極具現代北歐氛圍,天花的黃色主燈具備跳色作用,讓用餐環境備感明亮,後方的儲物櫃,門片設計猶如山巒起伏,令空間不顯沉悶,反而益加豐富立體。
客廳明顯看出北歐風與日式風融合的痕跡,實木地板與沙發後方清水模主牆的組合,輔以落地窗引進的明亮採光,襯托公領域一片生機盎然的印象。半人高的電視牆漆成灰色,與沙發牆前後呼應,創造視覺一致性,非制式的設計巧妙詮釋屋主隨性不羈的人格特質。
電視牆後方的書房,利用玻璃拉門與客廳做區隔,可視需求決定開放或關閉,既實用也保有隱私,無形中也讓客廳視野向前延伸,開創更寬廣的空間感。
主臥室回歸設計本質,沒有多餘的修飾,沿用木地板、拉門等共通元素,床頭牆面塗上深灰色,與其他地方形成明顯對比,清楚描繪視覺重心,令臥室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溫柔特色,於是原本單純的休息放鬆成為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。
不多加修飾的灰泥板模紋理,表露出天然且細膩的視覺張力,黑灰質樸地磚維繫深沈氛圍,特意裸露局部純白磚牆,框構迷人層次景深,同時打造符合毛小孩習性的貓樂團,映襯出家的柔軟溫度。
大量原始粗獷質材,拆模後的毛胚結構如裸妝一般,在毫無綴飾之下展露自然紋理,如同化妝原理,讓大地色質材產生反差之美,以木質家具與建材平衡冷冽調性,並納入十足份量的皮沙發與暖棕皮餐椅,選用耐磨係數高的進口板材,以方正家具造型替代貓咪的專屬一隅。各區加乘柔和的照明氛圍,實現有態度又溫度的風格。
屋主偏好深黑色粗獷工業風,期望打造與毛小孩共享的寵物宅,從毛小孩本能習性切入規劃,貓咪喜愛獨立、爬高與窩藏,盡量敞開無隔閡的空間感,另闢姊姊臥房、預留孝親房。
交予毛胚屋不加修飾的自然灰調襯出強烈視覺,局部以破壞白磚牆為視覺保有喘息餘裕,大多堆疊灰黑異材質平衡一致性,並點綴仿舊木質家具、暖棕色皮革軟件,營造富有溫度的居家光景。
由於整體色調設定較為深沈,善用自然光感之餘,大多由軌道燈、平嵌燈補足主要光源,局部再襯以冷冽金屬、洗鍊線條的燈具塑造亮眼焦點,如客廳的工業立燈、餐桌兩盞鏈條吊燈、臥房喜的精品燈飾的床前閱讀燈,透過氛圍暖光增添空間柔和層次。
基於給予毛小孩自在遊樂空間,除了廚房築起黑框玻璃門做為隔斷,公共起居空間破除笨重隔間思維,採用開放式手法使行走動線順暢無阻礙,引入採光面自然日光,放大原始且純粹的空間感。
活用分區收納完整實用需求,主要以採用帶有穿透感的擴張網門片,消弭櫃體的負重感,臥室則以兼具展示、收納的開放式層架維持充裕機能,角落佐用復古作舊的收納家具,不僅擁有靈活的存放彈性,既可詮釋男屋主的專屬韻味。
銜接內外第一印象的玄關,天壁保留毛胚原始質感展露粗野韻味,藉其板模紋理襯托凹凸有致的立體層次,地面拼貼濃淡不一的刷舊感人字木紋磚,鋪陳溫潤宜人的迎賓之道。
緊鄰右側以黑色擴張網取代鞋櫃門片,運用通透特點引領視覺流動,內部搭配黑扁管與系統板材予以足夠支撐,並悉心預留各式布鞋、長筒靴的高度,方便屋主妥善放置外出鞋飾,同步於客廳牆面交界處塗繪磁性漆,給予家人彼此張貼便條紙或留下暖心問候。
將沙發背牆漆繪灰綠色,收斂原始建材的浮躁奔放,帶出和諧一致的沈穩基底,同時亦考量日常實用層面,天花特意刷覆保護面漆藉以抑制粉塵。同時將貓屋納入客廳邊角規劃,特別從貓咪垂直活動、矯捷靈巧的生活習性切入,以家具型式另闢一隅貓跳台,內部精挑耐磨係數高的系統板材逐層堆疊跳板。
挑高上層續用擴張網門片形塑輕盈穿透感,增添寵物與主人既獨立且親密的互動,底部以鑽孔設計框構出獨立通道,以便貓咪能盡情跳躍玩耍,並於櫃體內側裝設 LED 燈條,明亮入家的第一道溫暖端景。
經由粗獷樑柱隱形界定景序,餐廳側牆改以純白色象徵空間遞移,將水泥磚牆局部表層敲除破壞,裸露內裏錯落有序的鑿面磚材,呈現極簡剛硬的面容。
主牆切齊側柱深度延伸出一面展示收納櫃,炭黑開放層架一覽無遺酒品與家飾珍藏,映襯屋主獨有品味,下層封閉櫃體採用木質刷色板材與餐桌達到和諧串連,同步於邊角納入帶有穀倉門元素刷紋五斗櫃,補足充裕收納機能。
長桌兩側點綴屋主挑選的焦糖暖棕皮革椅,紓解深黑調壓迫感,天花垂掛黑鐵切面鏈條吊燈,隨著柔和光影映照,塑造洋溢歡笑聲的聚餐情境。
黑框玻璃門扇既阻絕油煙溢散困擾,亦形成深邃且通透明朗的過道景致,從討論過程得知屋主熱愛烹調,更加重視廚房劃分,捏塑盡情揮灑廚藝的專屬天地,一字型動線整合料理需求,電器櫃朝盡頭靠攏,動線平順流暢並保有餘裕。
烹調區壁面特以斑駁灰咖地鐵磚鋪設,植入黑色粉體烤漆開放層架,對應屋主偏好的深黑色櫥櫃,並嵌合抗菌耐磨的石英石檯面,對映一側料理台立面巧妙翻轉拼貼手法,延用人字拼壁磚活潑沈重基調。下層以抽屜層櫃維繫充裕儲放,電器挑選上,選配俐落不鏽鋼冰箱、斜面抽油煙機,藉由金屬飾材完整煙燻工業感韻味。
主要訴求寧靜無壓的睡寢環境,改以灰棕超耐磨木地板延展一室溫潤,側牆塗刷特殊塗料層疊質樸手感,藉其自然斑駁雲理襯托立體層次,為了穩定視覺浮躁感,主牆悉心漆繪深孔雀藍挹注一股沈靜氣質。
為了回應屋主率性不拘的個性,將系統板材與鐵件築起一座開放式衣櫃,逐層配置吊掛平台與抽屜分類衣物與美髮工具,大幅提升收納機能。
由屋主獨具一格品味軟化空間冷硬感,緊鄰衛浴一側,佐搭黑色皮革休閒椅與仿皮草地毯,點亮溫煦柔和立燈,經由隨性陳列的鮮明元素,聚焦慵懶自在的休憩場景。
相較水泥隔牆的僵硬視感,選以清透灰玻做為取代,延展若隱若現的景深效果,運用灰調磁磚由壁面串接至地坪,淋浴區改以鋪排粗獷板岩加以界分,形塑自然野性基調。
考量屋主平日有泡澡需求,貼心加設浴缸與預鑄式底模,維持長效持久的保溫性,予以舒適沐浴淨身的一隅,同時利用浴鏡細緻邊框構成放置平台,綴上鐵籠外罩金屬壁燈,凸顯獨具一格的硬派美學。
選配深色皮革、復古原木等帶有視覺份量的家具,襯托出剛硬十足的品味,進而與空間調性達到一致平衡,如客廳續用黑色皮革沙發,中心擺置大理石紋鐵件邊桌,餐廳配置 Mountain Living 原木餐桌、焦糖色餐椅,主臥擺放一張縫線皮革休閒椅,釋放一股狂野不羈的魅力。
開放式的設計,讓光線與空氣自然流通,不拘小節的工業風空間,提供令人放鬆的悠閒氛圍。
毛小孩也是家裡重要的一員,在評估後,微調了原有的格局,同時清楚區分公領域與私領域,而業主偏愛的工業風在拆掉舊有隔間得到的寬敞空間中,得以大量發揮。 加大窗戶引進更多的自然光,利用玻璃建材、鐵件鏤空等穿透性設計,讓空氣與光線在室內悠遊;開放性的空間設計,更增加視覺空間的寬廣。
值得一提的是,女主人的堅持,造就出有別粗獷工業風的細膩風格,包括以水泥板取代實質的水泥牆,空間主調以質樸色調或淺色系代替過重的顏色等,都讓這間挑高的老屋展現不一樣的年輕工業風特質,也成為業主與毛小孩的完美新家。
裸露的管線、粗糙的壁面、不多做修飾的收納層架…,如果你以為這種「隨便」就是工業風,未免太膚淺。越來越多人喜歡工業風居家,就算空間看起來不修邊幅也很有個性,而且就是因為沒有繁雜的裝潢,反而令人放鬆。
祼露原始結構的空間,搭配復古燈具、傢具,運用鐵件等是工業風最大特色,呈現出的也偏向陽剛味,但其實工業風空間仍然有它獨一無二的個性與美感,而要創造出空間美感,沒有經過精密計算,是難以做到的。這間 20 年老屋是新婚宅,原本3房2廳雙衛的設計,把每一個空間壓縮到像鴿子籠。業主提出書房與更衣室的需求,也希望廚房能夠大一點,於是浩室空間設計團隊把3間房間變成 1 間主臥+ 1 間書房,再把 2 間小衛浴合併成大浴室,總之,能動的格局都做了更改。 在風格上,則採取工業風設計,看似隨性,但每一盞燈、每一條管線是要外露還是隱藏,都經過美學計算,別出心裁地利用螺旋風管,打造出科技感十足的冷氣管線及出風口,把工業風居家設計推向更精緻化層次。
空間採以大量灰階打底,形塑冷調性格,再適切勾勒木質、軟件、家具等挹注溫潤質地,烘托空間溫度的平衡與和諧;同時善用線條的脈絡,妝點窗面、立面或樓梯等處,呈現不同場域的精采變化,在粗獷工業風格中彰顯細膩層次,而玻璃窗門的配置,則導引了美好綠意及採光入室,形塑流動開放的穿透視效;二樓打造會議室兼書房場域,安置長桌並規劃收納書櫃,作為獨立的討論辦公區塊,並刻意將畫作擺放於高處、形成端景裝飾,形構強烈卻不張揚的視覺焦點。
外牆以鐵件隔柵與玻璃帷幕形成極現代又簡約的入口意象。此案為室內設計工作室規劃 : 一樓為接待洽談空間,二樓為會議空間及半戶外休憩空間,三樓為工作區。將空間與風格的樣貌,用簡單材質搭配,構築原貌,再利用空間本身三維面上的切割,增添許多挑空與廊道,如實在空間布局上下功夫,跳脫空間設計以色彩或造型繁複奪目的手法,呈現純粹的空間變化以達「反樸歸真」的狀態,以非常精簡的預算,完成規劃適切的使用空間。
一樓規劃為開放式的接待區與洽談區。玄關牆面以特殊的義大利面磚搭配後方背牆以手工漆呈現雲紋質感,為空間定義寧靜空靈的基調。以木質與玻璃組構成的獎盃展示櫃與鑄鐵展板鑲嵌而成一樓主視覺。色彩簡單穩重的傢飾與座椅圍塑出左側洽談區空間,半獨立式的空間,自然與整體空間融合。結合二樓的空中廊道設計,整體空間得以挑高呈現大器通透,達到機能性與視覺性的共存。
二樓規劃為會議室,木質檯面與整面書牆相映成趣,裸露天花顯露出本質,線性的空間變化成為主要視覺焦點。穿越懸空而設的木質廊道來到休憩空間,寫意的置入綠色植栽映照戶外充滿生機的綠意,讓創作後的疲備得以釋放,光線自格柵流瀉,形成光影即景。
拾級而上來到三樓工作區,花磚與玻璃的運用築起一道風格獨具的立面,此輕工業風的工作區,使用中島式工作檯面,即產生兩側機能動線。整體揉合多種材質變換組合,跳脫空間風格的界線,窮盡虛實極限,回歸本質意義,激盪無邊際的設計花火。
Copyright © 2012 -2024 HousePlan All Rights Reserved.
網站地圖 | 連絡我們
Designed by Jclassroom